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轻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于2025年6月23日至7月4日成功举办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实习地点为业内知名的海渡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实习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一、实习背景及目的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工业4.0的浪潮下,机器人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工具。为此,轻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积极组织丰富的实习活动,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直观地理解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同时,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让学生们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实习内容及安排
实习首日,海渡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及其在机器人应用领域中的创新技术。
1. 生产线参观与初步培训
实习的第一阶段,学生们参观了铁西宝马工厂的生产车间,目睹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运作。他们见证了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及其在各个环节的高效协作。生产线的实时监控系统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学生们了解到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在参观后,海渡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们针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他们讲解了各类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针对编程与调试环节,学生们进行了实操演练,掌握了基础的编程知识。

2. 实际项目参与
在实习的核心阶段,学生们被分配到不同的项目组,参与到实际的任务当中,包括:
焊接机器人调试: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模拟焊接工艺,学习如何调整焊接参数,以提高焊接质量并减少废品率。
搬运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学生们对搬运机器人的行驶路径进行分析与优化,利用模拟软件测试不同路径的效率,并在实际场地进行验证。
装配线效率提升:通过数据监测与分析,学生小组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方案,旨在提高装配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用到在课堂上学到的控制理论、信号处理、自动化技术等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他们感受到工科教育的价值。
3. 团队合作与协调
此次实习极大地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研讨解决方案,还需要协调各自的分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在较为复杂的任务面前,如何有效沟通、协调和解决冲突成为了他们的一大挑战。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决策,学生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团队协作技能。一名参与实习的学生齐梦宇表示:“在团队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见解,正是这些多样性让我们能够提出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三、实习成果展示
实习结束时,各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核和汇报展示,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收获、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学生们用生动的案例、数据分析和技术图示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最终,实习指导教师作为评审代表,对每组的汇报给予了专业的点评,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保持这种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四、实习反馈与反思
在实习结束后,绝大部分学生对这次实习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技术能力、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方面都有明显提升。王志轩等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实习,对机器人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意识到未来在这个行业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感谢学校和公司提供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总的来说,许多学生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参与更多类似的项目,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校企合作展望
此次的生产实习,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经历,也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机器人工程专业将继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定期举办实习、讲座和技术交流会,为学生和企业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进一步通过多方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未来,机器人工程专业还将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课程,以前沿技术和实际需求为导向,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保驾